【中青校园】关于闽北政和杨源四平戏古戏服的调查研究
学校:闽江学院
学院:beat365
作者:李依窈,王思凡,徐艺倩,王子怡,王茜茜、朱文婷
指导老师:华绪庚,王斯藤
摘要:四平戏由明代中叶时期流行的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演变而成,明末清初,四平戏随商人、官员等传入福建的政和、屏南以及福清、长乐、漳州、南靖等地,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采用实地调研、访谈调研、文献调研等方法,以闽北政和四平戏为例,探讨四平戏古戏服在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问题与不足,认为四平戏古戏服的传承与保护应牢牢扎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努力争取地方政府和高校支持,设立研究实践基地;发挥民间剧团生力军作用,积极引入民间资本;采集现存古戏服图像数据,数字化四平古戏服;提炼四平戏服饰文化元素,创新戏服文创产品。
关键词:闽北政和;非遗文化;四平戏;古戏服;传承保护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丰富,既有流行区域广阔的京剧、越剧、昆曲等,也有流行区域狭窄,仅在某一地区流播的稀有剧种。四平戏作为闽北政和地区的稀有剧种,是中国戏曲史上目前存在最原始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戏剧“活化石”。戏衣,俗称行头,是指戏剧舞台上演员所穿戴的服装、鞋帽的统称,其在戏曲演出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四平戏古戏服是四平戏曲艺术的重要载体,该戏服整体上恢弘大气、结构严谨,图案的色彩、刺绣等装饰手法又异常婉转细腻,特别是上面一些图案不是寻常戏曲服装常见的图案,为四平戏特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且存储条件的不足,这些宝贵的戏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脏污、霉变、绣线断裂等现象,甚至个别已经风化为粉末。四平古戏服的损坏严重制约着四平戏曲的发展及传播,急需加强对四平戏古戏服的抢救和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
一、闽北政和四平戏的历史渊源
(一)发端于“弋阳”,当地称祖宗之戏
闽北政和四平戏是流存于闽北政和杨源一带的稀有剧种,其发端于明代古老剧种四平腔,是元明之际弋阳腔的遗响。《中国戏曲志·福建卷》指出“明末,‘稍变弋阳’的四平腔,由于‘调稍平’,又善于‘错用乡音’而‘令人可通’, 曾分三路传入福建:一路从赣东经闽北传入政和、 屏南和宁德;一路经浙江东部沿海流传到闽中沿海的福清、长乐、平潭等县;一路从赣南流传到闽粤交界的平和、漳州、南靖等地,亦称四平戏。”[1]政和杨源四平戏就是其中的一支,被当地被称为“祖宗戏”。为什么叫祖宗戏?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与他们的祖先张瑾有关,张瑾排行第八,村民们都尊称他为“张八公”。张八公曾是唐末年间朝廷的一位武将,在平定黄巢起义中战死,被赐封“英节侯”,葬于政和县的铁山乡。正月初九是随张八公一同战死的一位郭姓副将的生日,八月初六是张八公的生日。每到此的前一天,杨源的村民要派人先到铁山祭扫张八公,从坟上采来青枝,挂在英节庙内戏台的左柱上,再于次日举行隆重的祭祖巡游仪式,唱上三天的四平戏,以祭奠和缅怀祖先,从此,政和四平戏成为酬神祭祖活动的重要部分。
(二)因火灾走向沉寂,动荡中得以延续
最早的“咏霓轩”四平戏班主要活动于杨源一带,与当地一年两度的“英节庙”庙会密切相联。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杨源四平戏演出活动一度兴旺,戏班是半职业性或业余的。雍正中期,戏班经常被请到邻县周宁、寿宁等地演出,每到一地演出均达半个月以上。后来戏班在寿宁演出时,不慎因戏神香火引起一场大火灾,烧毁戏班行头、道具,仅存一个小板鼓(今尚存),从此四平戏的演出活动从兴盛走向沉寂。雍正末年,当地酷爱四平戏的老艺人张子英变卖家产,重新购置戏装道具,组建四平戏班,使四平戏在杨源得以延续。咸丰年间(1851-1861),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四平戏失去社会依托,再次中落。光绪年间(1875-1908),杨源武庠生张香国再次组建规模较大的四平戏班,自任总管授戏传科,四平戏再现振兴势头,不仅活动区域恢复到雍正初期之范围,而且在剧目、表演艺术上均有所开拓。除继承明末四平戏那些以曲牌联缀体为主的传统剧目外,还移植兄弟剧种的一些板腔体剧目,从当地民间艺术中吸收营养,出现了一些用江南小调演唱的《叹五更》、《玉美人》等剧目。
(三)借木偶戏而繁荣,千古绝唱入非遗
光绪七年(1881),有江西赣州四平戏艺人到政和,将杨源乡禾洋村李延文、李德文等人的四平木偶戏加以改造,建立禾洋村四平戏班,编演《宝带记》、《双义记》等剧目,在禾洋、翠溪、洞宫一带演出。数年后,又建立岭头村四平戏班,使政和县四平戏由杨源村一个戏班发展为三个戏班,四平戏达到繁荣兴盛局面。民国时期,杨源、禾洋一带革命老区常遭国民党反动派烧杀抢掠,四平戏艺人流落他乡,四平戏渐趋衰落。新中国成立初,全县仅有杨源、禾洋二个规模不大的四平戏业余剧团,1954年杨源村四平戏业余剧团曾整理演出了《沉香破洞》、《白兔记》等传统剧目。“文革”期间,演出活动停止,剧本几乎散失殆尽。20世纪70年代以前,戏曲理论界大都持四平戏已不复存在的观点。然而,80年代初,戏曲工作者在福建政和县杨源乡发现四平戏不但以独立剧种存在,而且保存得相当完整,戏曲界给予极大关注,誉之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文物,作为“千古绝唱”而载入中国戏曲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四平戏演出活动恢复,在老艺人张陈招、张应选、李式舒等的主持下,重新整顿组织杨源、禾洋二个四平戏业余剧团,吸收一批青年演员,其中女演员四名,打破了四平戏一贯男扮女角局面和传男不传女的旧传统。直到2006年,四平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北政和四平戏古戏服传承与保护的现状问题
传统戏服是传统戏曲艺术的载体,古老的四平戏戏服也伴随着四平戏的发展而跌宕起伏。由于历史原因,“祖辈”传下来的四平戏古戏服或毁于火灾、或损于演出、或失于存储,加之古戏服材美工精,它的保养方式也较为严苛,然而演出艺人对它的价值认识却很有限,导致四平戏古戏服的传承与保护存在一些列问题。根据调研了解,现存古戏服存量少,破损严重,保养严苛,当地又缺乏戏曲服饰制作人才和资金,传统戏服的传承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存量少,破损严重,保养严苛
在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保存着20多套距今两百多年的传统四平戏服,这些戏服多数采用了丝绸材质制作,结合手工刺绣装饰及平面直线剪裁等工艺。据当地的老艺人讲这些衣服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而且至今仍然在日常表演中使用,由于历史原因且存储条件不足,这些宝贵的戏服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脏污、霉变、绣线断裂等现象,除演出使用的人为损坏外,加之演出艺人对它应有价值认识的局限,其中18件古戏服状况尚可,服饰上图案清晰可辨,色彩略有缺失;其余戏服均破损严重,甚至个别已经风化为粉末。此外,从古戏服种类来看,多为袍衫,戏服的配套性不完整,上衣与下裳不能成套匹配,且多数采用了丝绸材质制作,结合手工刺绣装饰及平面直线剪裁,具备了传统戏服材美工精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它保养方式的严苛要求。据当地艺人介绍,旧时四平戏艺人在演出后,使用的是将戏服用碳火烘干后加樟脑丸和防虫树叶保存。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四平戏古戏服图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四平戏古戏服图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二)政府对传统戏服保护不够重视
虽然自2006年以来,地方政府在四平戏保护发展上积极争取了各级资金,推动了四平戏的发展,但也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配置不合理和缺乏对传统戏服、道具的重视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资源配置上存在不足、不合理的现象。长期以来,县级政府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其他剧种和官方院团的建设中去,然而政和仅存的禾洋、杨源四平戏剧团均为民营或业余剧团,他们每年在农村频繁演出,却并未得到政府任何形式的财政补贴,严重打击了民营剧团戏曲演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据当地艺人介绍,禾洋、杨源四平戏剧团是当地的老剧团,保存了较多的古戏服,特别是禾洋任然还在使用古戏服演出,却由于严重缺乏资金,古戏服只得简单的放到戏服间保护,破损较为严重。
另一方面,政府只重视“搭台”,对传统戏服的传承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据调研了解到,由于缺乏固定传习场所,国家曾拨款900万元给四平戏团,重建了四平戏剧场,但在经费编制上,大部分经费预算在了建设工程上,对于已经破损的古戏服修复、复制、保护和建档等方面的措施较为缺乏,没有对四平戏戏服、道具进行创新设计,在购买戏服和道具也均为市场所售粤剧服饰的通用款。然而古戏服中的图案纹样、色彩搭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含了制作者的手作文化,又蕴含了时代文化、戏剧文化,戏服的改变将直接影响着传统戏服的美学风格,将不利于传统古戏服的传承与保护。
(三)缺乏戏曲服饰制作的专业人才
目前,政和四平戏拥有杨源四平戏剧团和禾洋四平戏剧团两个民间剧团,杨源村主要姓氏为张姓,其居民约500多户;禾洋村主要姓氏为李姓,其居民约150多户,两村都是典型的宗族村落,加之地处偏远,人员流动性性弱,形成了稳固的宗族共同体,以此为四平戏提供了生长及生存的空间。四平戏的发展与宗族文化、民间业余剧团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这两个戏团组成现状来看,其戏班现有演员都是当地的村民。热心四平戏的村民进入戏团学习后,渐渐进入角色。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练戏,庙会时唱戏。通过与村内艺人的交谈后了解到,演出艺人并不能够区分出不同戏服图案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不能够解读遗存的古戏服所蕴含的内涵。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稍年轻些的演员大都走出大山,走入城市,很多时候面临无人演戏的状态。调研组在禾洋村调查中发现,相比杨源村,禾洋村中的人更少了,村中大多房屋都是紧锁着的,只留很少的老人及小孩。调取相关文献材料查阅杨源四平戏剧团演职员人员名单后发现,四平戏演员主要为政和杨源当地人,整体文化程度较低,以初中、小学为主;演员男多女少,平均年龄高龄化,最低年龄56岁,没有年轻群体,缺乏活力等等。这也使得四平戏戏曲服饰制作和传承的人才十分缺乏,造成古戏服无人可识、无人可传,传统戏服工艺中的人工刺绣被机绣替代,其他戏曲的戏服取代了四平戏戏服等问题,也不利于传统古戏服的传承与保护。表1是2017年,戏曲学者谢建娘对于杨源四平戏剧团演职员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田野调查的结果,显示近年来杨源四平戏剧团演员的年龄结构分布:
表1杨源四平戏剧团演职员人员名单[3]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文化程度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文化程度 |
1 | 张孝友 | 男 | 65 | 初中 | 12 | 张荣通 | 男 | 77 | 小学 |
2 | 张南城 | 男 | 74 | 小学 | 13 | 张昌跃 | 男 | 75 | 小学 |
3 | 张陈山 | 男 | 56 | 初中 | 14 | 张正健 | 男 | 74 | 小学 |
4 | 张陈灶 | 男 | 65 | 小学 | 15 | 张荣营 | 男 | 61 | 小学 |
5 | 张其炎 | 男 | 70 | 小学 | 16 | 张明孔 | 男 | 81 | 小学 |
6 | 张李林 | 男 | 64 | 小学 | 17 | 张应员 | 男 | 57 | 初中 |
7 | 张明甲 | 男 | 85 | 小学 | 18 | 张荣强 | 男 | 56 | 小学 |
8 | 张李榅 | 男 | 59 | 小学 | 19 | 张乃寿 | 男 | 68 | 小学 |
9 | 张汝福 | 男 | 62 | 高中 | 20 | 张汝强 | 男 | 73 | 小学 |
10 | 张应良 | 男 | 60 | 高中 | 21 | 陈马许 | 男 | 59 | 小学 |
11 | 张旺洋 | 男 | 60 | 高中 | 22 | 张传德 | 男 | 56 | 小学 |
备注:图表资料来源于戏曲学者谢建娘2017年田野调查资料。
三、闽北政和四平戏古戏服传承与保护的政策建议
(一)争取地方政府和高校支持,设立研究实践基地
四平戏古戏服的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当地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帮助。争取地方政府和高校支持,设立研究实践基地,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地方政府应积极联系高校,联合设立研究中心,并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开展四平戏服饰学术研究;二是高校与地方政府签订社会实践基地,设立学生社会实践点,组织师生团队长期开展有关调研和文化传播。三是四平戏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财政资金支持,积极联系高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博专家,对遗存古戏服进行年代鉴定,并组建专业团队对四平戏古戏服进行仿制、复原。较为典型的例子是beat365团委从2018年开始,依托闽江学院纺织服装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多次组织师生赴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及杨源乡,带动闽江学院大学生加入四平戏的传承和创新实践活动,举办四平戏古戏服的创意服装展演得到当地居民的好评,闽江学院beat365社会实践师生,杨源乡人民政府与县文体旅局、文化馆等单位负责人,杨源乡中小学部分师生,部分企业代表、学生家长、当地民众以及游客等近千人观看了展演。并获得中青校园、共青团省委《福建青年》杂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福建省教育厅、东南网以及政和当地媒体的报道等。[4-6]
(二)发挥民间剧团生力军作用,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不同剧种传承发展的路径不同,相对于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大剧种,四平戏的传承往往呈家族式、村内式特点,且民间剧团与百姓生活更近,在传承中更便捷、更直接、更有效。[6]因此,一方面,四平戏戏服的传承与保护应牢牢扎根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充分发挥民间剧团的生力军作用。为此,承担剧种活态传承的民间剧团更应注重对年轻优秀演员的培养,既要着力打造知名度较高的优秀演员,也要引进、培养戏曲服饰制作的专业人才。据杨源四平戏剧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政和杨源四平戏剧团为促进戏剧的发展,剧团有了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文化程度大多在初中及以上,年龄主要在25-50之间,这些演员在工作或农忙之余学习四平戏。此外,杨源张孝友团长在杨源乡中心小学开设四平戏班,培养小演员。这些后备演员的加入,为杨源四平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既为四平戏的舞台表演增添了一丝活力,也由于文化水平的提高,演员队伍的年轻化,促进古戏服的保护与传承戏服。另一方面,继续争取各级各项补助资金,并通过各种渠道吸收社会资助资金,用于四平戏古戏服的挖掘整理、复制修复、人才培养、文创设计等方面,助力四平戏古戏服的传承与保护,推动四平戏曲服饰文化产业发展。
(三)采集现存古戏服图像数据,数字化四平古戏服
当前,许多像四平戏古戏服这样的传统服饰正濒临消失。根据调研组访谈调查,不少学者认为,当务之急,应从三个方面予以抢救保护和挖掘:一是复制,要运用技术手段将古戏服的结构、刺绣、图案等服饰文化符号复制下来,使之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二是数字化处理保存,要运用影像、VR等数字化手段获取古戏服各方面的完整数据,建立四平戏服饰影音数据库;三是创新与运用,要将传统服饰的活性元素创造性地运用到当代服饰文化中来,使传统服饰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真正活下来、走出去。同时对四平戏戏服、道具进行创新设计,让四平戏老梅发新枝。[7]例如2018年以来,beat365师生就对闽北政和杨源四平戏仅存的20多件传统(明清时期)戏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调查与研究,并对遗存古戏服进行年代检定;在数据采集、图像记录、服饰文化元素提炼的基础上建立四平戏古戏服数字影像数据库,为修缮古戏服以及设计周边文创产品收集素材,为将来对四平戏传统服装服饰进行复制及数字化管理做积淀,助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戏服的研究,取得较好的成效。
(四)提炼四平戏服饰文化元素,创新戏服文创产品
保护和传承四平戏古戏服的关键在于传承。提炼四平戏服饰文化元素,将四平戏元素融入到T恤、手机壳、政和白茶包装等多种文创产品中,既体现了四平戏的独特文化,又凸显了古今融合的文创魅力。例如,beat365师生团队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的传统服装服饰文化研究与创新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近年来,研究团队创作四平戏创新服装共计7个系列,累计34套作品;创作四平戏元素文创产品2个系列,文创产品种类23种,累计100件;创作四平戏音像视频作品1部。指导《四平戏古戏服结构与工艺研究》《政和县禾洋村四平戏古戏服刺绣研究》《四平戏服饰图案研究》等四平戏相关学术论文3篇,指导学生蒋慧南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戏脸谱为灵感的设计作品《粉墨春秋脸上描》获得成都大学生时装周最具市场潜力奖,投入研发经费10万元,让高校学生做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推动者。并且,在宣传、研究、保护、传承和创新四平戏“非遗”的实践活动先后被光明日报、新华网、国际在线、福建日报、学习强国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十余篇。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福建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20.
[2]陆莉莉.闽北地方戏曲保护发展的策略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8,37(10):7-11.
[3]谢建娘.稀有剧种的活态传承研究——以闽北政和四平戏为例[J].武夷学院学报,2021,40(04):7-12.
[4]人民日报.水榭亭台变T台 古村上演创意服装秀[EB/OL].(2021-07-23).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258981/6156327
[5]福建省教育厅.闽江学院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EB/OL].(2021-07-22).http://jyt.fujian.gov.cn/jyyw/xx/202107/t20210722_5653912.htm
[6]季国平.当代稀有剧种的生存与发展[J].中国戏剧,2020(02):22-23.
[7]高建进.福建抢救保护四平戏古戏服[N].光明日报,2018年08月01日(09版).
【调研照片】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与四平戏的老演员进行访谈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图为禾洋四平戏剧团团长向实践队员介绍四平戏古戏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四平戏古戏服图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四平戏古戏服图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图为实践队员身着源于四平戏古戏服元素设计的服饰表演走秀。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华绪庚 供图
来源:中青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