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校园】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2021年7月8日至23日,我很荣幸并的成为了闽江学院beat365暖风支教团队的一员,参与本次支教实践活动。7月8日上午,我们实践团队迎着夏日的朝阳,踏上了支教之路。从福州到杨源,跨越122.4公里,从城市到乡村,从热浪滚滚到清风徐来,从高楼大厦到朴素的乡间小路,“三下乡”之旅拉开了序幕。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小时候看别人西部支教的纪录片,当地老人给支教学生献上哈达的片段神圣而美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次虽然是在省内支教,但作为人民教师的体验也是十分神圣的,因为我们要将自身所学传递给乡里的孩子,将正确的三观、正确的思想,以及外部世界的广大告知他们。这需要十足的责任心,耐心和同理心。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支教成员给学生示范。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雅月摄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学生外出写生。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封丹摄
毕加索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我们永远捉摸不透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我认为,很多时候是大人的固有印象掐灭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孩子们总想得到大人的认同。每次上课时,都有孩子嘲笑其他同学的作品。于是我便在课程中告诉孩子们,每一根线、每一个点,都是自由的。哪怕你只画一团杂乱的线条,如果在其中加入不同颜色的线,或给予线条有意识的韵律,它最终呈现的结果也是美好的。我由衷地希望孩子们可以养成对“美”对“艺术”的喜爱,毕竟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学生展示庆祝建党100周年绘画作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林珂漫 摄
只有做了别人的老师,才能领会到老师的一片苦心。很多实实在在不喜欢画画的孩子,我对此并没有办法,只能尽力让他们完成每节课的作业后去上他们喜欢的体育课,或者播放电影给他们看。这也让我感受到,做一个好老师真的非常需要耐心,也非常需要树立自身的威严。这两个方面我都做的不好,还需要多多磨练自己。
实践中最让我开心和感动的,是在课后那些没有在课堂上完成画作的孩子们陆陆续续把回家完善好的作业拿来交给我,这些孩子的作品要么是自己多画了好几幅,要么就是画的极其完整。看到他们这样的作品,我就由心而生一种非常幸福而又满足的成就感来。这也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老师看到优秀的学生时,是这样的心态呀。
我到杨源支教以来,第一次晚上喂锦鲤,第一次和同学们一起准备饭菜;第一次跳广场舞,第一次认真备课,第一次给一整个教室的学生上课;第一次看见彩虹,第一次看见萤火虫,第一次看见乡里路边投影仪放的电影;第一次体会了美术老师课堂被其他老师占用的奇妙心情,第一次看见倒栽杉和树身上挂着的祈愿的小弓箭,第一次在下山途中听见学生唱四平戏——小男孩微哑的嗓音、悠扬的唱腔使人惊艳,只惜他再不给我唱第二次,不给我留念的机会……
这一切的一切,如此之多的“第一次”,和同学们傍晚漫步的悠闲时光,孩子们青春可爱的笑颜,这依然被保存在我内心深处最珍贵的匣子里了。脱离了城市的喧嚣和忙碌的学业,于我而言,在这里度过的日子就像是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一切一样。如果把这宁静悠然的时光比作一幅田园风景画,那么孩子们就像田野里漫山遍野的花儿,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夜晚亭子彩色灯光下簇拥的锦鲤,傍晚啃着光饼走过的小桥流水人家,带学生校园写生时看见的彩虹,星空下田野边的萤火虫……仿佛是梦一样。真是不可思议,明明只不过是区区半个月而已,要是我当初没有决定去面试支教,我也不会经历这么多的第一次,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已经毕业了,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杨源了,想来真是感慨万千。不论是杨源乡的孩子们也好,一起参加这次实践的同学们也罢,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时就像镜花水月一样,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却又像是在不同的世界里。
感谢学院给我的这次机会,在杨源支教的这短短半个月,是我这个夏天最美好的时光。(通讯员林珂漫)
来源:中青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