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闽江学院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加快建设我校高水平本科教育,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全省教育大会、中共闽江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夯实学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育基础地位,持续推动教育教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目标,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尊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需要,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生态。
(二)以专业建设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求,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建设“新工科”和“新文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凸显专业特色,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三)以破解难题为导向。全面落实“四个回归”,着力破解本科教育建设面临的教师发展、学生学习等关键难题,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鼓励教师潜心育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四)以质量提升为保障。进一步完善基于课程教学、专业、学院、学校的“四层次、全覆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打造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
三、建设目标
夯实本科教育核心地位,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教师教学主体责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切实加强课堂教学及学习过程的管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建设一流专业作为实施内涵式发展根本抓手,打造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专业,争取在教育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中取得突破;努力打造高水平、引领性的“金课”,积极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大幅提升,教学与科研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完善,本科教育科学评价和长效激励机制更加健全,本科教育实现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升。
四、主要举措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担当社会责任、关心他人和社会。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厚植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筑牢青年学生思想根基,打造具有闽院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着力培养以德为先的本科人才。
2.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推进大学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提升内涵建设,开足上好体育课,提升学生健康素质;完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建立开放共享服务机制,建设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参与、竞赛引领的体育俱乐部。加强美育教育,打造系列化美育课程;加强美育体验与实践教学,开设文化艺术类讲座;整合学校美育资源,优化校园文化景观,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弘扬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树立“劳动从身边做起”的理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通过劳动锻炼和提升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3.强化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强化专业育人功能。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通过师资培训、案例推广和课程示范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二)提升专业和课程建设质量
4.提高专业建设水平。立足福建省和福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结合学科交叉融合新趋势和科学研究新成果,提升传统专业内涵,努力建设新工科和新文科。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实施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专业规模控制在60个左右,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专业体系;结合办学特色,优先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特色优势专业,努力建设一批品牌专业;抢抓教育部一流专业“双万计划”,争取省级、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期更新教学大纲,科学构建课程体系,落实好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不断改善专业基础条件,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设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纺织工程、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广告学、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等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以及纺织服装、漆艺文化创意设计、跨境电商、测绘地理信息、功能纤维材料、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等6个专业群,重点建设纺织服装、跨境电商、信息技术与智能应用等三个省级示范专业群,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主动适应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提升我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5.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整合,科学合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适当增加选修课。强化通识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建立健全课程质量标准,实行新开课准入制,建立课程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课程质量评估。严把新教师开课关,实行新开课预讲制,确保课程教学质量。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及时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课程教学,建立课程内容及时更新机制。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课程的集体研讨和磨课,鼓励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优质课程。
积极推动编写和出版特色教材,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材研究;通过相关教材立项资助(培育)、教材出版补助、优质(获奖)教材奖励等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专业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行业产业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校本教材和特色教材,进一步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课程建设现代化,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慕课、微课等公共教学资源,开展特色鲜明、质优开放的在线课程体系建设,升级改造传统课程,建设一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争取在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中取得突破,推动优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
(三)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6.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和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标准,系统设计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学分课时比例;加大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设置一定比例的由行业、产业、科研机构专家指导的实践课程;修订完善实践教学大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和过程考核,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整合和开发实习实践资源,为更多本科生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践机会。加强毕业实习质量过程监控管理,明确教师实习指导的职责要求,完善实习考核机制。强化对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指导过程、评阅、答辩等环节的全程检查和档案资料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查重制度,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7.强化实验教学。强化课内实验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设立实验引导型、自选项目型、科技活动型、参与科研型等多样化实验项目,全面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能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建立“互联网+”实验教学新形态,探索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加强实验室及资源开放共享,提高综合实验比例,鼓励广大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开设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完善本科生进入科研实验室的激励机制,支持学生早进科研团队或实验室参与项目研究。建设一批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加强实验教学优质资源建设与应用,着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实践育人水平。充分发挥实验资源的效益,提高实验教学的灵活性、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服务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8.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因材施教,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采取大班、中班和小班、长课和短课有机结合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鼓励慕课、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构建“网络自主学习+课堂深度研讨”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上课的就座率、抬头率。推动课堂教学公开,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定期举办课堂教学研讨会、教学沙龙等活动,强化教师同行互听互评与经验共享,促进教师勤于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能力。通过开展示范课比赛、中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等活动,精心打造“金课”;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全程管理和科学评估,淘汰“水课”;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9.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训练、孵化、“导师+”和项目基金五大支撑体系,健全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打造创新创业文化。强化科研育人,将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鼓励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科研训练,将学科优势转变为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充分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源,拓展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需求。积极承办和参加“互联网+”等国际国内大赛,培养学生敢闯会创的意志品质和实践能力。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学籍档案管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10.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分制,健全学分制收费管理制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推进辅修专业制度试点,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辅修专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健全选课制度,加强选课指导,提供更多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等获取学分。
(五)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员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体系。选树宣传先进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展青年教师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校史校情教育,举办青年教师线上线下培训,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建立师德师风考核档案,加强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的运用,将师德表现作为人员招聘、人才推荐、考核晋升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实行师德 “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以 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1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校院两级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完善教师成长档案,将教师教学发展纳入教学能力考核体系,实现教师发展的全覆盖。设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项目,引导教师钻研教学。完善教学系列化培训,加强课程思政、课堂互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效考核等特色培训,强化教师课堂教学纪律意识,全力支撑课堂教学革命和“金课”建设,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完善青年教师系列化培训制度,增加教师海外学习进修经历,将参加讲课比赛纳入青年教师培训内容。探索建立新入职教师教学准入制度,发挥经验丰富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团体和实务部门建立长期师资培训合作关系,通过团队派出、合作研究、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13.加强教学组织建设。以院系和课程(群)为基础,加强课程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定期教学研讨机制,激发教学组织集体智慧与活力,有序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形成课程、教材、团队等教学资源的集成优势。设立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创新课程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推动本科教学内涵发展,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特别是教学秘书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教务管理人员加强工作研究,提高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创造性开展工作,逐步实现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六)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激励制度
14.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工作的第一要务,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严格落实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制度,推动教授、高层次人才走上本科教学一线。在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中,突出对本科教学工作量、质量和成果的考核,落实本科教育“一票否决”制。完善教师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办法,建立教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和评价结果综合运用机制。将教学研究纳入学术研究范畴,统一布局和考评。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明确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增加教学工作量和教学质量考核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给予合理发展晋升空间。健全教师聘期考核制度,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整体育人水平。
15.健全教师激励制度。突出教育教学业绩考核,加大教学奖励力度,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和津贴分配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对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人员,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额度,保证合理的工资水平。重点奖励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师德高尚、责任心强、注重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激励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加强富有创新性、特色性、引领性和影响力的高水平教学成果建设,形成重视教学、鼓励教学的激励机制。持续开展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积极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加强对教书育人典型的宣传,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和爱岗敬业的浓厚氛围。
(七)加强学业评价和学业指导
16.完善学业考核评价。强化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主的评价导向,实行多形式学习成绩的考核,完善学生学业评价考核制度,加强考试管理,严格过程考核,推动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取消“清考制度”。实行多形式学习成绩的考核,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健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增加课堂问答、平常测试、作业测评等评价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原则上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不低于40%。规范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不得简单以到课情况等作为平时成绩给分。加快试题库建设,推进基础理论课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的教考分离,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形式全面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严格试卷评阅规范,建立试卷事后评审分析和抽查制度,保证试卷质量和水平。
17.强化学生学业指导与服务。完善学生学业辅导制度,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建立健全“辅导员—学生—家长—教师”为一体的学业预警制度和退学制度。对专业学习确有困难的学生,应提醒并指导其及时转换至适合自己的专业继续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建立健全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学生互助机制,发挥优秀学生示范作用。进一步发挥本科导师制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和规划未来发展。重视并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八)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
18.深化全方位多渠道协同育人。强化科研与教学协同育人,推动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促进,推进科研与教学互动融合,建立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将行业、产业前沿技术融入教材,重点实验室等向本科生开放,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化产教融合,积极争取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有关部门开展协同育人,着力构建职能部门、校院两级、校政企多个层面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树立一批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示范平台(基地)。推广产教协同育人成果,对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引进企业智慧和资源,探索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实验室、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优势互补、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机制,实施联合培养或订单式培养,共同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升与政府实务部门合作育人水平,加强与福州市委宣传部、政法机关和律师事务所合作,打造优秀师资、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传播和法律后备人才。
19.加强国际合作育人。加强国际合作办学意识,开辟各种途径接洽境外大学,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校际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各学院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促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实施“优本”项目、海外“直通车”项目等,通过学分互认、学程对接、学位双授等模式,联合培养我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紧缺的专业人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本科生,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投入和管理,提高项目学生出国比例,推动学生交流类型扩大和层次提升,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国际学生招生工作,吸引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来校留学。积极开拓学生国际交流项目,加大对国际交流项目的宣传,开展外语培训,做好与国外课程的衔接及奖助资助等工作,鼓励学生参加海外访学、实习和游学项目,丰富学生海外学习、实习经历,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访学或开展学术交流,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进一步发挥加拿大布鲁克大学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工作方面的作用,更好地打造中国传统文化和闽都文化输出平台,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九)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0.推进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教育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力度,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网络教学全普及。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建设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服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智慧教学平台,逐步建设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提升软件环境,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教学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一步推进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其他优质课程学生跨校选修,逐步形成校际间学分互认与转换合作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创新教学管理方式,不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素养和能力。
(十)强化教学质量监控
21.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修订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建设;加强校院两级督导队伍建设,转变督导方式,通过听、评、查、看、访等方式开展课堂质量检查;完善领导听课、督导检查、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校友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强化学院教学评估常态机制。积极开展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强化评估认证结果的应用,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定期编制与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使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学校办学水平,增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意识。完善校院两级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评价机制,定期发布毕业生质量报告,形成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教学质量文化,内化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十一)加强组织保障和条件保障
2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本科教育“一把手工程”,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党委常委会和校长办公会每学期各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本科教育工作;强化校领导联系学院制度,指导和帮助学院解决制约本科教育改革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每两年召开一次本科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本科教育重大任务。进一步加强校院两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在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学校定期举办教育教学思想大讨论,打造研讨平台和交流机制,培育全校师生员工关心本科教育和共同研讨、提升育人质量的文化氛围。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本科教育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全校各部门要以服务本科教育为中心研究和开展工作,努力将本部门的业务优势转化为支持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势。各学院党政一把手作为本科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要关注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和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不断更新理念,切实将质量意识、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导向落实到本科教育工作中。
23.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加快融入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产业和人才需求,积极引入各种社会资金和资源投入教育教学,用好捐赠资金财政配比政策。统筹财政各种资金,加大对本科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教学支出占总支出比例,对国家和省级各类教学项目按要求予以经费保证,同时进一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优化教学支出结构,提高用于教学激励、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学研究、和实践实训等方面的支出。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校园环境。